武漢市漢江區一工地將泥漿排入雨水管網被處以10萬元罰款
2019-08-26 來自: 廣州迪升探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338
一施工工地產生的泥漿未經處理,擅自向市政管網直排。半年多時間里水務部門多次提醒,施工方仍未進行有效整改,最終被水務執法部門處以10萬元的罰款。
該事件發生在武漢市江岸區勝利街和三陽路交匯路口附近的一個工地。22日,江岸區水政監察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1月4日,排水管理站巡查人員發現,該處一施工工地門前有大量泥漿流入雨水井。執法人員現場查明,該施工場地內的泥漿,從擋墻與磚塊縫隙中流入門前的雨水井,造成沿線多個雨水井淤塞。排水管理站工作人員一邊及時對井底進行清洗疏通,一邊要求工地嚴密封堵漏洞,不得再將泥漿排入雨水管網。
誰知,4月8日執法人員又發現,該施工單位竟然安裝了一根塑料水管,將場地內的泥漿直接引入雨水井排放。經過執法人員督促,施工方當即拆除了水管表示整改。然而,7月31日暴雨期間,該施工地段長達一兩百米的路段發生嚴重漬水。水務人員檢查后發現,工地門前的五六個雨水井內,仍有建筑垃圾和泥漿沉積物,正是這些雜質造成了雨水管網堵塞。
據介紹,按照正規流程,建設工地如果有排水需求,***事先向水務部門辦理排水許可證,并在場地內建設排水溝。泥漿須經過排水溝的多次沉淀,過濾掉泥沙等雜質后,才能排入市政管網。
江岸區水政大隊執法人員隨后對這一工地進行了執法立案調查。根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該施工方多次向城鎮排水管網傾倒施工泥漿等廢棄物,性質比較惡劣,為嚴肅排水法規,***排水違法行為,經過聽證,執法人員決定給予施工方10萬元的行政處罰。
江岸區水務和湖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涉水違法行為,該局堅持“零容忍”打擊。2018年江岸區查處的134宗水事違法案件中,排水案件就有42宗。10萬元的大額罰單,更是對違法排水行為起到了明顯的震懾作用。
目前,在前期梳理排查的基礎上,江岸區水政執法人員已逐步對全區經營性排水戶進行上門登記造冊,對涉嫌違法排水的排水戶進行整改查處。此外,江岸地區明渠、湖泊、河流等水體環境的排水執法行動也將陸續展開,嚴查各類違法排水行為。